【校园新闻】AI赋能教学 支架启迪思维
为深化“课题进课堂”项目研究实践,提升教育科研品质,推动人工智能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,9月19日下午,梁溪区“课题进课堂”项目研究推进活动暨无锡市塔影中学与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“AI赋能・支架助 思”联合研讨活动在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报告厅顺利举行。
本次活动由梁溪区教师发展综合研训部主办,两校联合承办,旨在探索AI技术支持下学习支架的创新应用,促进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。梁溪区教师发展综合研训部主任朱玲芹、特级教师张世成出席活动,全区初中学校教科室主任及数学教师代表共聚一堂,共话教科研融合新路径。活动由无锡市塔影中学校长包丽鸥主持。
一、课堂实践:AI赋能,构建思维型教学新样态
活动现场,两节课题研究课精彩呈现,充分展现了“AI赋能・支架助思”的教学理念。
无锡市塔影中学华琳老师的《有理数的乘方》,巧妙运用AI工具创设可视化学习路径,将抽象概念具象化,通过智能反馈与动态生成,帮助学生在互动探究中理解运算本质,充分展现了AI支持下“思维支架”的引导力与生成性。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沈家兴的《作业设计一体化:函数应用》聚焦数学核心素养,通过系统化设计的学习支架,引导学生逐步攻克函数应用的难点,实现“以思促学、以练固知”的教学闭环,体现了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。两节课均立足课题研究主题,将技术工具与教学逻辑深度融合,呈现出技术赋能、学生主体、思维进阶的新型课堂样态。
二、研讨交流:观课议课,共探教学改进路径
在随后的研讨沙龙环节,来自两校的课题组代表围绕学习目标达成、作业设计实施、学习证据采集、支架有效性等维度展开深度对话。
通过课堂观察数据与教学行为分析,代表们分享了听课感悟,提炼课堂亮点,也提出了优化建议,形成了“观察—反思—改进”的教研闭环,彰显了课题研究的实证精神与协作文化。
三、智慧引领:系统建构AI支持的支架创新模式
曾经作为无锡市塔影中学校长、本课题的第一主持人,现又是南长实验中学校长,吴旭校长对两个课题都非常了解,他作了题为《智启思维・多元能赋:AI支持下的任务单与学习支架创新实践》的专题汇报。他系统阐述了“AI赋能”与“支架助思”的设计理念,介绍了学校如何构建“AI支持的思维型支架”体系,以及AI在学习任务单设计、个性化作业推送、学习过程追踪等方面的实践路径。报告不仅展示了技术赋能教学的可行方案,更揭示了其在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提升、推动教师教学转型、重构校本教研文化方面的深层价值,为课题的持续推进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。
四、专家点评:立足课堂,指向育人本质
特级教师张世成对本次活动进行专业点评。他结合梁溪区“课题进课堂”项目的四大特性——主题关联性、假设科学性、循证合理性与现场思辨性,充分肯定了两校在课题扎根课堂、技术赋能教学方面的积极探索。同时,他也指出,课题研究应进一步强化理论浸润与育人导向,做到“向课堂扎根、向理论浸润、向时代敞开、向育人靠近”。张老师强调,真正的教育科研必须服务于学生的真实成长,技术的应用应服务于思维的发展,课题的深化最终要回归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。
本次活动是梁溪区持续推进“课题进课堂”项目的重要举措,也是塔影中学与南长实验中学在教科研领域的深度合作。通过课堂展示、沙龙研讨、专题汇报与专家引领,不仅展现了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,更促进了校际交流与区域教研共同体的构建。未来,两校将继续以课题为引领,以课堂为主阵地,推动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,为梁溪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- 09-19
- 09-18
- 09-14
- 09-09
- 09-05
- 09-01
- 08-31
- 08-30